20250409esg

文:任苙萍Anita Ren

要落實 ESG,現在有一套又一套好用的「ESG 技術」正在發展,幫助企業更快、更準確、更有效地做到永續經營,包含軟體、平台、數據分析系統,甚至是 AI 與感測設備。不同的技術,對應 ESG 的不同面向:

  • E(環境)→ 減碳、節能、環境監測工具
  • S(社會)→ 員工福祉、供應鏈管理、社會風險追蹤工具
  • G(治理)→ 合規管理、報告自動化、董事會決策支援系統

這些工具就像企業的永續導航系統,幫你避開風險、找到方向、提升效率。

1. 碳排管理平台

碳足跡不再只是政府規定填的表格,現在很多企業用像 Microsoft Sustainability ManagerWatershed 這樣的平台,能夠自動抓取水電資料、油耗數據,幫你計算碳排放總量。

有些工具還能幫你規劃減碳路徑,模擬各種節能措施的成效。

2. 能源管理系統(EMS)

你知道嗎?企業光是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最耗電、哪一台機器最浪費電,就可能省下不少能源費用。能源管理系統可以提供即時監測、分析與預警,是企業節能減碳的好幫手。

常見品牌像是:Schneider Electric EcoStruxure、Siemens Desigo

3. 智慧感測器與 IoT

從工廠的空氣品質,到廠房的水電排放,現在只要安裝感測器,就可以即時回傳資料,搭配儀表板或 APP 呈現,讓管理者馬上知道哪裡需要調整,環境監控不再是紙上談兵。

1. 員工關懷與匿名反饋平台

一間公司,除了產出業績,更要照顧好每一位員工。現在有很多工具(如:AllVoices、Culture Amp)可以讓員工匿名提供意見,分析大家的情緒變化與壓力來源。

這不只是讓主管「看數據」,更是傾聽與改善文化的起點。

2. 供應鏈永續監控工具

品牌本身再永續,如果供應商偷偷違法排污或壓榨勞工,也會影響企業形象。透過 EcoVadis、Sedex 等平台,可以快速了解供應商的 ESG 評分、風險指標,甚至要求他們上傳合規證明,做到上下游一起負責任。

3. DEI(多元、平等、共融)追蹤系統

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 DEI,像是性別比例、年齡結構、少數族群代表性等,也可以透過工具追蹤並定期檢視,讓「平等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有數據、有行動。

1. ESG 報告產出與資料整合工具

年報、碳報、永續報告書,不再需要一張張 Excel 表人工整理。像 Workiva、Datamaran、Diligent ESG 等平台,可以整合各部門資料,自動對應 GRI、SASB、TCFD 等揭露標準,輕鬆生成報告。

這不只是省時間,更減少出錯風險。

2. GRC 系統(Governance, Risk, Compliance)

要避免違法、走偏、出狀況,就得有好的風險管理機制。像 NAVEX Global、LogicManager 這些系統,可以自動追蹤內部政策落實情況、法規更新提醒,讓你在出問題之前就提早發現。

3. 區塊鏈與 AI:強化 ESG 可信度

用區塊鏈上鏈產品資料,可以追蹤原物料來源與製程,防止供應鏈造假;用 AI 掃描新聞、內部文件,也能及早發現負面風險訊號。

這些技術,讓「守規矩」不只是口頭承諾,而是用數據證明「我們做得到」。

過去大家以為 ESG 工具很貴,只能大企業用,但現在:

  • 越來越多工具採 SaaS 模式,像訂 Netflix 一樣按月付費
  • 中小企業也能使用簡易版,從一個功能慢慢導入
  • 很多系統能整合財務、ERP、IoT,讓 ESG 跟營運一起進化

更重要的是,政府與投資人對 ESG 資訊的要求越來越明確,不導入系統管理,企業可能會在競爭中落後。

ESG 技術,不是讓企業多背一個責任,而是讓企業用更聰明、更有效率的方式,走上一條永續經營的道路

不論是製造業、零售業、金融業,甚至新創、餐飲業,只要你想要「對環境友善」、「對人尊重」、「對社會負責」,就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 ESG 工具。

不是等準備好才開始,而是開始了,才會真正準備好。
讓科技,陪企業一起變得更有良心、更有韌性,也更值得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