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910圍棋

文:任苙萍Anita Ren

這場人機對決震撼全球,至今仍是棋迷與科技界熱議的話題。因為這不只是一場比賽的落敗,更是人類智慧象徵的一次失守。於是,問題浮現:如果連圍棋這樣的智力遊戲,人類都比不過機器,我們還有什麼價值?

AI 能透過龐大的算力,瞬間分析出千萬種變化,找到近乎完美的落子。但它不會在勝局時喜悅,也不會因敗局而失落。對它來說,棋局只是 0 與 1 的組合。反觀人類,會因一手「妙手」而讚嘆,會因對弈而生出友情與尊敬,甚至把一場比賽化為歷史的記憶與文化的象徵。人類的價值,是將「遊戲」昇華為「故事」,將「技術」轉化為「文化」。

AI 擅長回答問題,卻不懂為什麼要問。圍棋為什麼會被發明?為什麼棋手願意窮盡一生研究黑白棋子的奧秘?這些根源性的提問,來自人類的好奇心。即便未來 AI 能推演宇宙模型,它依舊無法回答「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」這些追尋的方向,是人類獨有的。

柯潔與 AlphaGo 的對局,不僅是一盤棋,而是一場全球性的共鳴。當時數以億計的人同時守在螢幕前,感受「人機對決」的震撼。我們關心的不只是勝負,而是它所象徵的「人類與未來的關係」。AI 能下棋,但無法創造文化與情感的聯繫。這種集體的共鳴與故事的建構,正是人類不可取代的價值。

AI 追求最佳解,但人類的不完美卻孕育了無限可能。藝術、音樂、文學甚至科學的突破,往往源自直覺、偶然與錯誤。畢卡索的畫作、貝多芬的交響曲、愛因斯坦的理論,沒有一個是精密計算的產物,而是源於靈光與想像。AI 也許更快更準,但它沒有「夢想」與「靈感」。

因此,當棋王在棋局中輸給 AI,真正的啟示並不是失落,而是提醒:人類的價值,不在「下得更準」,而在「下這盤棋的理由」。

我們創造遊戲,發展文化,提出問題,建構意義,並在不完美中找到連結。AI 的勝利,不是人類的終結,而是智慧的延伸。未來真正的挑戰,不是與 AI 爭奪輸贏,而是與它共生,讓它成為工具,去實現更多屬於人類的夢想。

因為 AI 強在既定邏輯,而人類強在突破既定邏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