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- 我第一次做政府案時,是我剛從全職媽媽身分復出的時候
當年我第一次參與政府標案,是一場臺北市都更處舉辦的萬華願景說明會。
萬華算是臺北市各區,相對人口年齡較長、房屋較老舊的區,整個前置流程比結婚典禮還複雜,從投標、開標、決標到後續每個細節的溝通與接洽,每一個環節都讓我覺得”哇!原來是這樣!”。
那場活動我們承包到整體企劃與執行: 活動主視覺及各項文宣的設計、輸出
現場場地布置、硬體設備及燈光音響設備安排
流程策劃及工作坊安排
現場的貴賓接待與引導與人力安排
醫療救護安排
編製會議實錄
最有趣的是什麼你知道嗎?
那場活動,有個環節就像work shop,將萬華的里長們、在地市場自治會會長、民意代表、相關政府單位同仁,分組討論期盼的萬華應該長什麼樣子,以及在現有體制下的建議。
那一刻我才真的明白:
政府不是辦活動來熱鬧,是在用「現場」讓政策被理解。



活動企劃實戰:政府為什麼也需要辦活動?
我們常看到各級政府、縣市機關、部會都在辦活動,比如:
- 地方觀光節慶(○○燈會、△△馬拉松)
- 公共政策宣導(節能減碳、疫苗接種、交通安全)
- 城市品牌推廣(文創、農博、文化季)
- 公民參與(政策說明會、公聽會、共創論壇)
👉 這些活動表面上「很像辦活動」,但其實都是政策推進的一環。
對政府單位來說,活動的意義通常有三種:

活動企劃實戰:政府為什麼愛用「標案」來辦活動?
標案,其實是政府跟民間合作的一種「制度解方」。
它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流程變麻煩,而是為了讓公帑使用「有跡可循」。
原因1:程序合法,責任分明
- 所有支出要公開招標
- 有合約、文件、驗收標準
- 追責有依據,避免爭議與貪污
原因2:外包更有效率,彈性高
政府內部人員通常:
- 沒有平面設計、影片拍攝、舞台燈光的能力
- 缺乏統籌跨廠商的執行經驗
→ 所以與其「慢慢做」,不如「找專業來做」
原因3:活動公司有「創意 + 包裝 + 執行力」
政府有政策,但沒辦法說故事。活動公司能做到的,是:
- 把「節能減碳」變成闖關遊戲
- 把「都市計畫說明會」變成互動展覽
- 把「市政成果發表」變成群眾回憶點
抽象政策 → 有感現場,就是我們的工作。
活動企劃實戰:做政府案,絕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
政府案不是你想的「公部門花大錢辦活動」
實際上,它是高壓、低利潤、燒腦又燒心的實戰場。

🙋♀️ 有時候,我們接一場案子不是因為賺錢,而是因為「有價值」。
小結:活動企劃實戰,是在幫政策找出路
從我第一場政府活動到現在,每一場都在挑戰一件事:
怎麼讓政策,不只是公文,而是被理解的體驗?
如果說企業辦活動是品牌任務的實踐,
那政府辦活動,其實是國家策略的「社會感應器」。
我們不是在玩活動、也不是熱鬧過場,
我們是在幫政策找出路。
👉有人說:「活動都差不多嘛,不就是搭個舞台、找人來就好了。」
但身為活動人我可以告訴你:辦記者會和辦尾牙,根本是兩種物種!
下一篇,就讓我們一起來解密:
【業界常見的五種活動類型】你以為一樣,其實差很大!
.. 𖥧 𖥧 𖧧 ˒˒. . 𖡼.𖤣𖥧 ⠜ . . 𖥧 𖥧 𖧧 ˒˒. . 𖡼.𖤣𖥧 ⠜. . 𖥧 𖥧 𖧧 ˒˒…. 𖥧 𖥧 𖧧 ˒˒. . 𖡼.𖤣𖥧 ⠜ . . 𖥧 𖥧 𖧧 ˒˒. . 𖡼.𖤣𖥧 ⠜. . 𖥧 𖥧 𖧧 ˒˒..
🔸 關於我|Betty Chien 簡貝容
一位好奇心駕駛的生活偵探,喜歡用故事為日常點燈。
更多我的觀察、書寫與靈魂風景
👉 Find a Way with Betty 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