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孩子難得的文化課,我準備好了!
今年十月中旬,我們一家隨同嘉義布袋振寮宮的進香隊伍,踏上了遠赴基隆六堵代天府的參訪交流之旅。
邱先生本來就是在布袋長大的孩子,未北漂之前,家裡的大小事都是隨著振寮宮一起,振寮宮就是整個里的生活中心,原本是佛教的我,也跟隨著邱先生,信仰著五府千歲,並寄託於此。
這趟旅程對我們這組「都市家庭」來說意義非凡。在現代生活中,孩子們鮮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到台灣最珍貴的傳統進香文化:從陣頭的英姿、神轎的威儀,到信眾間深厚的情誼與虔誠,這一切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「文化課」。也因此舉凡振寮宮要熱鬧了、要去哪裡進香了,只要能跟隨的,我們都想帶孩子們一起去體驗。
我準備了充足的電量與腳本,一心想為這次活動做一個完整而詳實的紀錄,特別是那些充滿歷史感的儀式與瞬間。
但沒想到,我的文化理想卻在現場被一個巨大的育兒現實給狠狠擊敗了…
雨中不滅的信仰熱忱:振寮宮與代天府的交流
即使天公不作美,全程細雨霏霏,都無法澆熄信眾們的信仰與熱忱。
看著隊伍在雨中堅定前行,神明主轎與各陣頭間莊嚴而有力的互相致意,我每次看到每次都會感動到起雞皮疙瘩。這就是進香文化最迷人的地方:它不只連結了神與神,更緊密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。這種傳統文化的生命力,對我們這些少見大場面的都市孩子來說,本該是極佳的啟蒙。
一連串巨響!傳統文化紀錄 V.S. 育兒現實的衝突
我正專注於捕捉隊伍進入廟宇的畫面時,一輛負責鳴放禮炮的禮炮車出現了。
結果… 噪音瞬間炸裂!
那震耳欲聾的巨響對於我這種成年人來說都心頭一震,更何況是從小害怕風、害怕雨、害怕地震、害怕聲音的邱美美(對! 她就膽小鬼!明明出生的時候也給她做膽了,卻還是什麼都怕!)。
所有想記錄陣頭英姿的念頭瞬間歸零,因為邱美美被嚇得徹底崩潰!她摀著耳朵,哭著、拉著我,一心只想「離得越遠越好」。
我的攝影機被迫收工,我的腳本徹底作廢,我從一個「文化紀錄者」變成了一個「無尾熊抱著的那棵樹」。是的,因為孩子害怕,我什麼都沒看到、什麼都沒參與到!
唯一的收穫:暖心手足情誼的意外紀錄
雖然我錯失了所有精彩的進香儀式,但這場噪音驚魂記卻意外地捕捉到了一個最暖心的畫面:
在我忙著安撫受驚的邱美美時,她的手足,那位邱大膽邱帥帥先生,想辦法緊緊地抱著她,用純真的方式給予陪伴與安撫。這份在嘈雜混亂中堅定不移的手足情誼,或許比任何文化紀錄都來得珍貴動人。(媽媽本人感到安慰)
文化的宏大與家庭的柔軟:這次進香的心得總結
所以,我的這次嘉義布袋振寮宮進香紀錄,以一場「育兒小崩潰」告終。
雖然遺憾錯失了那些鏡頭,但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:傳統文化的宏大力量,往往與家庭育兒的柔軟需求之間,存在著一道需要跨越的鴻溝。我們無法要求盛大的儀式為個人而改變,但作為家長,我們學習了如何在熱鬧與安全感之間找到平衡點。下次再參與類似活動時,我會……更謹慎地為孩子準備高規格的抗噪耳罩,或者……提前練膽訓練?!哀……邱美美大概只能選擇從距離更遠、更安靜的角度來感受這份熱忱了。
文化與家庭的傳承都很重要,如何讓兩者和諧共存,將是我們家未來持續探索的課題。(遠目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