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924ai行銷

AI 時代 SEO 操作的新思維:從搜尋排名到被 AI 引用

文:任苙萍Anita Ren

在 AI 助手和生成式模型日益普及的今天,SEO 已不再只是「追求點擊流量」,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 成為 AI 系統引用的可信來源。對企業來說,如果仍停留在傳統 SEO 思維,未來可能面臨曝光下降、流量萎縮,甚至失去與競爭對手的資訊比對優勢。

在這個新時代,SEO 的目標與操作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。傳統 SEO 偏重關鍵字和文章數量,AI 時代則更強調內容的專業性、結構化以及權威性。企業若能掌握這些變化,將有機會在 AI 助手提供答案的過程中被優先引用,進一步提升品牌信任度與影響力。

過去的搜尋行為相對單一,使用者會輸入關鍵字,點擊搜尋結果進入網站,停留時間與互動行為成為搜尋引擎排名的重要依據。

然而,如今越來越多人依賴 ChatGPT、Gemini、Perplexity 等 AI 助手直接獲取即時答案,這種「零點擊搜尋」已成為顯著趨勢。也就是說,即使網站排名第一,流量也可能不如以往,因為使用者可能直接在 AI 回答中得到所需資訊而不點擊進入網站。

在內容策略上,這意味著單純靠關鍵字堆疊和內容量取勝已不再有效。

AI 模型在生成答案時,會優先選擇專業性高、可信且具原創性的內容。
企業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深度分析、數據引用與專家觀點,避免千篇一律的洗稿或重複內容。
同時,結構化內容呈現,如 FAQ、步驟清單、摘要或圖表,不僅方便讀者理解,也讓 AI 更容易識別與引用,提高被採用的機率。

這也意味著,內容不僅是為搜尋引擎設計,更是為 AI 系統提供可直接運用的知識片段。

此外,內容策略還應考慮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。例如,有些使用者可能需要簡單直接的答案,有些則希望看到完整案例或技術解析。企業在規劃內容時,可以同時提供短篇摘要與長篇深度文章,以滿足不同需求並增加 AI 引用的機率。這種策略不僅提升 SEO 效果,也加強品牌的專業形象。

AI 時代的 SEO 技術面出現了新的挑戰與機會。傳統 SEO 主要關注網站結構、內部連結及 meta 標籤,但在 AI 的環境下,結構化資料(Schema Markup)變得更為關鍵。透過 Schema,企業能讓搜尋引擎與 AI 模型更清楚掌握內容脈絡,如產品規格、服務流程、FAQ 或文章摘要,增加被知識卡片或生成答案引用的可能性。

多模態搜尋也是不可忽視的趨勢。使用者可能透過語音助理、影片搜尋或 PDF 文件查找資訊,而不僅僅依賴文字搜尋。對企業來說,這意味著網站內容不只要文字優化,也需要圖片、影片、PDF 等形式具備完整的 SEO 結構。

舉例來說,一家汽修廠可以將保養流程製作成圖文結合的操作手冊,或者拍攝短影片說明保養步驟,並在影片描述與標籤中進行關鍵字和 Schema 優化。這樣,不僅滿足使用者需求,也提高 AI 系統引用的可能性。

此外,網站速度、行動端體驗與安全性仍然是 SEO 的基礎,但在 AI 時代,這些技術優化還必須與多模態內容呈現結合。企業若能同時兼顧文字、圖片、影音及文件格式的優化,將在 AI 與傳統搜尋環境中都具備競爭優勢。

在 AI 判斷資訊來源的過程中,品牌信號與網路聲量的角色被大幅提升。

AI 系統在生成答案時,會評估來源的可信度、權威性及社群聲量。這意味著企業除了做好網站 SEO,還要重視社群曝光、新聞報導、論壇口碑以及正向評價,這些都是 AI 判斷「可信來源」的重要依據。

AI 時代的 SEO 也正逐漸演化為 AEO(AI Engine Optimization)。

企業需確保內容能被 AI 系統檢索、納入訓練資料,或被公開資料集引用。例如,提供可靠資料給維基百科、論壇問答平台或開放資料庫,讓 AI 在回答使用者問題時能引用你的內容。唯有建立權威與信任,內容才能在 AI 助手環境中被選用,實現從傳統搜尋排名到 AI 引用的轉型。

品牌信號的建立不僅是曝光量的累積,也包括內容可信度、使用者互動與專業背書。企業若能在 SEO 策略中同時兼顧技術優化、內容深度與品牌信號,就能在 AI 助手主導的網路環境中保持長期影響力,並吸引更多潛在客戶。

總結來說,AI 時代的 SEO 已不再只是追求搜尋排名,而是追求「被信任、被引用、被採用」。企業在操作 SEO 時,必須兼顧內容原創性、結構化呈現、多模態優化與品牌信號建設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 AI 助手和生成式搜尋的環境中持續保持曝光與影響力,實現從傳統搜尋排名到 AI 引用的全面轉型。

2025 年 11 月
 12
3456789
10111213141516
17181920212223
24252627282930